不断复制奉献的采煤人
——最美基层指挥员胡南
孙海明 吕长明
中等身材,整天面带微笑,透着自信的胡南,是江源煤业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,主管生产准备工作和两个采区。
刚刚年届半百的胡南,可能是遗传基因,抑或是劳心劳力所致,有些谢顶,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,和他熟悉的人多年前就亲切地叫他“老胡”。“老胡”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工作在采掘一线,在井下一干就是25年。大家对他的评价就是有能力、有肚量,肯吃苦、乐奉献。无论从采煤工,到班段长,乃至基层指挥员,一步一个脚印奉献在千尺井下,始终靠着一股韧劲,不断地复制着奉献。
“老胡”的奉献,就在于爱岗敬业,无怨无悔
“老胡”担任采煤队长是在2000年1月份,一干就是12个年头,和他同期的队长、共事的搭档,很多都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。有人替老胡抱不平,老胡听到后只是一笑,说人家肯定是比我强,我肯定还有不如人家的地方。话虽然是这样说,但老胡心里也不是滋味。他并非完人更非圣人,也会和家人、和好友发牢骚,也会出现消极思想、心理失衡。但是,老胡会很快调整过来,并未因此影响工作。他心理憋着一股劲,就是要把工作干好,即便是没有名份也要对得起良心、对得起手下的工友、对得起自己那份工资。老胡就是凭着这股劲带领采煤队的黑哥们安全生产了12年,就是保守估算,生产出的原煤也达360万吨,为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老胡有着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,简单说就是和气,以德服人、以情感人。他轻易不会发火,用他的话说:老思想得换换了,打骂工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与他共事过的8个支部书记都对此有着深深的感触。在段队工分分配这个异常敏感的问题上,老南始终能够做到公开透明,每到月末算工资,老南都让支部书记去算。这样豁达的心胸,没在矿里段队干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。平时,他和工人就是交心处朋友,工作上以说服帮助为主,轻易不会处罚工人,但在安全和质量方面他绝不含糊,该处理的一定会处理,并且还得让被处理的人心服口服,知道错在哪,今后怎么改。日常生活上同工人处哥们,谁家有个大事小情,老胡都会组织工友去帮忙捧场,久而久之大家也都养成了习惯,整个队伍也就变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。多年来,他们这个采煤队一旦有急难任务,只要老胡召唤,用到谁谁就到。有的工人说:胡队平常对我们不错,关键时候咱不能给他掉链子。正是老胡这种爱岗敬业,无怨无悔的精神和为人,影响带动了身边的人。
“老胡”的奉献,就在于舍己为人,勇于担当
2013年“3.29”事故发生后,老胡接到单位通知赶到井口,参与井下抢险、火区打闭等工作。4月1日,老胡再次入井参与抢险工作,在-416采区-400石门干活时,里面突然传出一声闷响,整个巷道都在颤动,迎面扑来的巨大冲击波和煤尘将他掀了出去,重重地摔在地上。当时,他仰面倒在地上神智还清醒,感觉到一股股热浪从他身上刮过,想要站起来是不可能的。他想,这下完了,气流中的有害气体就会把自己熏死。也不知过了多久,他感到气流变了,新鲜风流从外面吹进来了,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,他知道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,于是他试探着站了起来,这时才感到腰部疼的厉害,后来检查出腰部是拉伤并有轻微骨折。就在这个时候,老胡听到了呼救声,他忍着巨痛顺着呼救声走去,在水沟边发现受伤的救护队员,老胡先把救护队员扶起来,观察了一下,告诉受伤的能走就先走,我再上里面看看还有没有人。于是,老胡继续往里走,又发现了两个幸存者,一个是救护队员腿部受伤,另一个比较严重趴在铁道上,后脑的血流的很厉害。老胡取下毛巾捂住他的伤口,三个人一起相互搀着逃离了灾区。
老胡升井后给妻子打电话,只简单地说了一句:我没事。他的妻子到医院看到胡南时边哭边骂,你都这样了怎么还不告诉我,井下那么危险你咋还往里走。老胡还是那个惯有的笑模样,这不是没事吗,我还能扔下兄弟们自己跑啊。说着说着他也掉下了眼泪,他知道对不起妻子,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,自己就是干这个活的。胡南掉下的眼泪,他已经知道这次事故又失去了17个生死与共的兄弟。老胡在这次事故中受的伤也不轻,一氧化碳中毒,腰部拉伤、轻微骨折。
事后有人问胡南,井下抢险这么危险你还去,发生事故后为啥不逃命还往里走,真是好样的。胡南对此不以为然,轻描淡写地说:啥好样不好样的,我是管采煤的,况且上次事故管生产的遇难了一些,轮也轮到我了,这个时候我不下谁下。至于说刚发生事故我为什么还往里走,说实话当时我啥也没想,听着喊救命的就进去了,能救一个是一个,如果听着都不管还是人吗。老胡说的虽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,这更能显示他舍己救人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
“老胡”的奉献,就在于勇挑重担、无私奉献。
老胡住院治疗期间,和他同样在事故中一氧化碳中毒的36名工伤人员,情绪相当不稳定,多次出现群体上访事件,老胡不仅没有参与,而且还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,稳定了大家的情绪。治疗大半年以后,经过专业部门的劳动能力鉴定,单位要求符合条件的同志返岗复工,这又引起了不小的风波,大多数人要求继续休息治疗。老胡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腰,却给大家带了个头,主动请缨第一个返岗工作,当天坐上回家的火车,第二天就到单位报到上班了。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,其中蕴含多种矛盾,首先是妻子的埋怨,身体还没彻底养好就上班,下井干那又累又危险的活;然后是其他工伤人员的不理解,大家都在休息治疗,待遇也不错,就显你老胡能,破坏了这个小群体的“团结”。胡南真是听着身后的谩骂声走出温泉疗养院的。
老胡刚回到单位的时候,虽然腰没完全好利索,但工作起来还是雷厉风行,干什么活都不服软。不久,灾后恢复生产的战役打响了,老胡不负众望,主抓-418采区恢复工作。这个采区是江源煤业灾后恢复的第一个采区,恢复时间紧、任务重。该采区能否按期恢复正常生产,关系江源煤业灾后重建的大局。因此,老胡在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关心下,带领干部员工克服各种困难,全力组织施工,昼夜奋战,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,-418采区首采面于12月29日正式开枪生产,按期完成了恢复任务,向组织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,给江源煤业恢复重建家园积累了经验,为全面恢复生产奠定了基础。
-418采区正常生产后,随着其他采区的陆续恢复,单位又对老胡的工作进行了重新的分工。老胡主抓江源采区(原八宝井)生产准备工作,并分管-417采区和-418采区。在井口干过的人知道,生产准备的工作量有多大,责任有多大。江源采区有大小工作面25个,比一般的矿还要大,老胡对于这些工作面都要走到,做到心中有数,全面协调工作,指挥生产,他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况且他腰伤并未痊愈,走路都受影响,和他熟悉的人开玩笑说,老胡挺有派呀,慢悠悠的。老胡无奈的一笑,趴在那个人耳朵上小声说,啥派呀,腰疼不敢走。今年3月份,老胡腰疼的厉害了,请了一天假到医院检查正好被一个同事看到,同事问他怎么了,他说没事,昨天在井下腰碰了一下老伤犯了。第二天,这个同事在单位看到老胡时感到非常惊讶,问胡南怎么没歇两天?胡南笑着说,没啥事,老毛病,歇一天就行了。
胡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人,他是那样的爱企如家、敬业奉献,相信他一定会将这种奉献精神不断地复制下去,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感恩回报企业,燃烧奉献着自己。